查看原文
其他

微言大义丨郑如玉:把“我太难了”变为“我更好了”


把“我太难了”变为“我更好了”


马克思主义学院

2019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

郑如玉


近期,各社交平台上出现“我太难了”的土味视频,一经传播,网友争相呼应,都表示感同身受,进而将“我太难了”词义谐音等同表达为“我太南了”,“南上加南”等各类热词,同系列相应的表情包也层出不穷,频频使用此类词汇的多为刚参加工作的“95后”新一代年青人。在此折射出当前新一代人的生存现实:人生中必要的经历被当作命运强加的困窘,年青一代趋向于将这份困窘变为一份呼喊。



那么,为何“丧”文化流转于新一代的年青人中呢?


第一,由于年青一代的多数人缺乏对“苦”的感知力,一点波折易引起群体共鸣。对“苦”的感知大都来源于生活实践,大部分的“95后”出生于物质基础相对丰厚的时代,没有历经太多生活的波折,少年不觉苦滋味。当他们初入社会,他们心理预设的关于未来的期望与现实环境相离,生活给予他们与以往不同的挑战,基于心理群体间的“抱团诉苦”,他们更容易发出这样的群体共鸣。而我们的祖辈和父辈,从年岁的风雨里走过,挨过饿,受过冻,经历过贫困的生死离别,真正穷过,哭过,绝望过,抗争过,在经历过起起伏伏后,他们把悲恸都融为人生的体味,不觉其苦,更热爱生活,吮尽生活的悲欢。


第二,年青一代面对生活的挫折,缺失了应有的调适能力。当“我太难了”等热词出现在不同的对话框里,可以发现,大家都倾向于呼喊,仿佛变成一个唯心主义者,想要用意志来摆脱困窘;可古往今来,多少的历史事实都说明只有在实践中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,积极调适自我,才能迈过坎坷。史铁生受限于轮椅与病床,他形容着那是在某一个平常普通的日子里,他醒来,他与地球的关系发生了变化——病痛就这么来了,同时,我们看到——战斗的史铁生出现了。


第三,在成长过程中,年青一代的多数人对未来还未有足够坚定的信念。为什么他们都困顿于对现状的抱怨中?因为他们把生活框于眼前,还未看到更远处的一片苍穹,没有看到眼前也只是人生长征起始阶段的第一步,更没有期盼远路会有尽头,从而也就将信念逐渐泯去。古来圣贤有“穷且益坚,不坠青云之志”;也有李白失意,在离去长安之际望着前路一吟行路难,挥洒笔墨写下“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”;这些都是仍怀有信念的矢志奋斗之士,即便生活给尽了苦楚,他们依然坚定理想的实现“会有时”。



生活并非事事如意,学着肯定自己,找寻自己的获得感,相应的幸福感也会从琐碎平凡的日子里衍生出来。






推荐阅读





关于《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暂行办法》的通知

研途有我丨打开这份放假须知,收获完美假期

关于做好2020年夏季各类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工作的通知

研途有我丨事关每个研er的论文开题报告管理办法来了,快戳~

爱在福师丨活在爱里,远离PUA

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♢End♢

爱你,我们走心。


图片来源 /网络

排版 / 王一妃

校对 / 劳银姬、胡佳君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小研,因你更好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